量化著地時動作策略的影響


20160407 編輯:黃冠勛
題目:Subjective valuation of cushioning in a human drop landing task as quantified by trade-offs in mechanical work
作者:Nathaniel E. Skinner, Karl E. Zelik, Arthur D. Kuo
出處:Journal of Biomechanics 48 (2015) 1887–1892


量化著地策略的影響因素!
    過去研究指出人體由箱上落下會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給予的衝擊,這衝擊會對人體產生疼痛或傷害,所以人體會以不同的策略著地,來分散掉衝擊,有學者認為有效的利用下肢關節彎曲,可以最大的減緩衝擊遭成的不適或疼痛,但本篇研究的學者認為過度的彎曲會使身體浪費更多的能量,以僵直的方式落地,利用身體軟組職或體內器官分散吸收衝擊,具有減少身體無謂的能量消耗,且可更快有效的恢復到直立狀態,但此學者也認為兩種方式各有好處,是否有方式量化取兩者間最有效率之方法。

    在人類多變的動作下,人們通常會偏向某一種特定的策略,而這種偏向是受到一種或多種因素影響,例如,期望減少身體能量及代謝的消耗,或者是避免不舒適與疼痛、不穩定等等,然而這些影響身體活動策略的因素難以有效量化,因此作者想以間接方式以身體施力所產生的機械能 (),來評估不同的著地策略。


有效的避震能減少能量的消耗!
1. 有效避震減少下肢彎曲程度:
有泡棉狀態下COM明顯小於無泡棉狀態,且達顯著。
2. 人體主動因素仍然比被動來的有效
整體所做的功仍然高於泡棉所做的功許多,這表示仍受到許多人體其他的主動因素影響,但泡棉所提供的避震性還是具有減少身體做功的效果。
3. 泡棉層數與恢復至站立時所作的正功成負相關。
研究顯示當泡棉層數越多,恢復至站立時所作的正功越少,儘管個人間差異性大,但人然都呈現負相關。
4. 有效的避震可提供良好的經濟性。
有效避震使膝蓋彎曲程度減少,減少其彎曲伸直所耗的功,進而產生較經濟性的步態。

評論及心得:
    相對於如何有效的利用身體或避震還減輕地面給予的衝擊之探討,針對避震興對身體做功的影響,即以增加被動方式以減少主動機制所耗的功值得去探討,但對於如何去量化仍需要深入去研究。



方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1.     參與者     
8名健康成人(age: 21 ± 0.9 years; leg length: 0.93 ± 0.056 m; mass: 71 ± 15 kg)

2.     實驗器材
(1). 測力板 (AMTI, Watertown, MA) 1000 Hz。
(2). COM測量。

3.     實驗方式
受試者雙手交叉抱胸,直立站於0.45 m的平台邊於,落下至測力板。
 測力板上分別餔上04層的泡棉墊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